
微量元素介紹

來自自然中的元素
什麼是微量元素?

生命必需的元素共有28種,按體內含量的高低可分為宏量元素(或常量元素)和微量元素。微量元素占人體總質量的0.03%左右。
微量元素雖然在體內含量很少,但它們在生命過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。沒有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,酶的活性就會降低或完全喪失,激素、蛋白質、維生素的合成和代謝也就會發生障礙,人類生命過程就難以繼續進行。
微量元素有哪些?

人體內的巨集量元素又稱為主要元素,共有11種,按所需量排序為:氧、碳、氫、氮、鈣、磷、鉀、硫、鈉、氯、鎂。其中氧、碳、氫、氮占人體質量的95%,其餘約4%,微量元素約占1%。
生命必需的元素中金屬元素共有14種,其中鉀、鈉、鈣、鎂的含量占人體內金屬元素總量的99%以上,其餘10種元素的含量很少。
現代人為什麼
會缺乏微量元素?
為什麼吃東吃西還是會營養不足呢?
吃下食物有真的營養嗎?
到底營養跑去哪裡呢了?

土壤過度開發使用,使內含的微量元素大量流失。

蔬果無法從土壤裡吸收足夠的微量元素,營養逐漸流失。

動物吃了營養流失的蔬果,使自身微量元素也逐漸不足。

水源受到汙染或加工,使純水失去了原有的營養。

過度烹煮與過度精緻化的食物,使食物本身營養大量流失。

粗鹽經加工後變成精鹽,使原有的營養流失一部分。
缺乏微量元素會怎麼樣?

成人每日攝取上限:2500mg
鈣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礦物質之一,除了能夠維持骨骼健康外,也能穩定血壓、調解激素分泌及傳遞神經訊息,所以若缺乏鈣,可能會導致肌肉抽筋、牙齒損傷、罹患牙周病風險增加、 指甲脆弱、抵抗力降低、末梢神經影響、失眠、情緒憂鬱、身體疲勞、皮膚乾燥等問題。
長期缺鈣症狀

成人每日攝取上限:700mg
鎂有維持肌肉與神經的正常功能,攝取充足還能夠預防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腦中風,並有助於維持血糖穩定等,所以若缺乏鎂,可能會導致心理焦慮、身體疲勞、肌肉抽筋、睡眠障礙、噁心、心律不整、過度換氣、指甲生長不良, 甚至癲癇發作等問題。
長期缺鎂症狀

成人每日攝取上限:35mg
鋅可以幫助修復皮膚、協助細胞代謝,所以若缺乏鋅,可能會導致皮膚容易乾燥、過敏、起紅疹、掉髮、身體疲勞、心理焦慮、免疫力下降、食慾下降、腸道功能變差、肌肉流失、傷口癒合速度變慢、口腔潰瘍、味覺異常、神經傳導速度變慢、大腦遲鈍等問題。
長期缺鋅症狀
